一路走来。欣怡: 回信

年龄:比心态年轻
生日:1030
星座:记仇的天蝎
工作:寻找满足感
性格:想太多
朋友聚集:我会一一看的留言

  • 颜色的轮廓
  • 定格故事
  • 你的信件落脚处
  • Cheryl Lee Xin Yi ( 李欣怡 ) on Facebook

    988 DJ : Cheryl 欣怡 on Facebook


    Powered by Blogger

    回信
    最近收到朋友从国外寄给我的明信片。

    他在上面写道,他好久没给人写信了,虽然只是明信片。

    我也何尝不是好久没有收信了呢。

    应该说,现在这个年代,也没人写信了吧。

    就算情人之间,最需要笔墨见证的莹莹细语,

    也被没有语气,没有情绪的电脑和手机荧幕取代。

   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写信,给同学写信,给喜欢的人写信,甚至给妈妈写信。

    以前别人回的信,一包包在我老家床头尘封。

    结集成书的故事,堆砌着青涩,让时间留下痕迹。

    不再写信,可能因为不再相信别人会回信。

    人之为人,还是期待回报。

    生命中没有回报的事情何其多,

    不能怪人,有些恩惠,也许不许报,报不得。

    一厢情愿的依恋,如何报?报之,亦害之。

    因爱成恨的遗憾,如何报?爱之切,恨之深。

    淡而无味的鸡肋,如何报?愈报之,无能为力。

    只有感情的爱情,如何报?即报之,亦只属应该。

    所以,如果你投出的努力都没有回应,大概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。


    *我以前寄出信的时候,很希望看看它交到别人手中的样子…你看见了吗?

    Labels:

    12 Comments:

    Anonymous 子贤 said...

    “回信了”,永远的埋记载脑海里。
    一幕一幕的画面,心里的兴奋,永比超越了其他。

    发黄的纸张,聚时缠绵,散时想念。
    退色的笔迹,旧日的书签,也带走光阴的故事。

    纸已经发黄,有的快成了易碎品。
    无论搬过多少次,依然带在身边,成了保存最完整的信物。

    偶尔打开来翻看,像用尺子比过的一行行工整的字迹,想来当时很用心的。

    至今让我感动,
    拜读起来还有一股股温情在心间流淌,
    还可以感受到当年的情意。


    至少還有你 - 林憶蓮
   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894NkRDOow

    regards,
    kenneth_ken

    December 3, 2009 at 2:30 AM  
    Blogger AwSin said...

    关于信件,让我想起一首汉代乐府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长跪读素书,书中竟何如?上言长相思,下言加餐饭”

    *此非真的鲤鱼,而是形状像鲤鱼的信件。

    December 3, 2009 at 12:31 PM  
    Blogger Unknown said...

    雖然近年來很少了,
    但我還是喜歡寄明信片給一些人,
    尤其出國旅行時,
    而且我一直都習慣了沒有回信,
    每一次寄信寄明信片都只是一廂情願,
    覺得收到的人應該會開心, 因為我會.
    從中學時代我就習慣了不期望回信而寫信了,
    我寫給筆友和對方回信的比例大概是10:1之類的吧,
    後來失聯也是不能免俗的因為忙...
    而不是因為對方一直沒回信.
    其實回不回應真的那麼重要嗎?
    如果在欣怡版上留言但欣怡都沒回,
    就不再留了嗎? 很多人還是繼續留啊!
    那寫信沒有回應, 為什麼不能再寫?

    December 4, 2009 at 12:17 PM  
    Anonymous Kuan Ye said...

    昨晚看了你的访问~
    我的疑问也被解答了
    因为之前都很好奇为什么还没发片~
    看了那个访问真的很心酸。。。
    gary说得对,你是有才华的~
    所以不要放弃哦~
    挺你~ 支持你^^
    你一定会发片的~相信自己!加油!

    December 4, 2009 at 1:09 PM  
    Blogger Philip Fong said...

   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.

    December 5, 2009 at 3:46 PM  
    Blogger 黃泉青衣 said...

    从前香港朋友寄来的信件,我都收着。

    因为很有纪念价值,现在都不再发信了。

    有些时候,我们不能够奢望。
    为谁做些什么,给了什么,都不应该希望什么。
    那不全因为伟大,
    其实只为了自己不会太失望。

    December 6, 2009 at 11:33 PM  
    Blogger 小玉 said...

    我也很喜欢收信,尤其是受到朋友来的信件,抓着人家的字迹,很有实在感,可惜现在应该很少了

    December 8, 2009 at 5:32 PM  
    Blogger Caroll said...

    这位评论家说你们电台是应声虫http://lengkekmun.blogspot.com/

    December 9, 2009 at 11:58 PM  
   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    光速时代


    赴美国深造的前一晚,和女友对泣哭掉两盒纸巾,半张不少。想到遥遥两地鱼雁往来,收到的虽是相同的深情,但总是过期的讯息。长途电话固然听得见对方的声音,但一字千金。见面更如牛郎织女般一年一度,突然变成一种奢侈。在我24小时余的行程中,女友不曾入眠,她说我的旅程必然孤独,她陪我醒着,想像彼此相伴而行。我抵达美国听了后,又哭掉一包纸巾。

    那是17年前的事吧。

    换作今天,分离未必如斯愁苦。就算远在他乡,我会找来一部电脑,发送电子邮件告诉她每日的大小事,也许和某人共餐,菜色如何如何;也许不负责任的洗衣店把新衣弄破一个洞;也许是一首未完的诗,想知道她的意见;也许,什么事也没有,只是一句例行的情话。她在几分钟内就会收到我发的讯息,但没有当年早晚看一次信箱的企盼,收到电子邮件变成必然,她未必惊喜。撕揭信封时思念叫痛的声音,大概已经忘记。信是裸体的一按键就急急暴露在荧幕上,有时她会立刻读,有时不会。想直接聊聊天的时候,我们就约在网上聊天室,你一行我一行的闲话家常。装上视像设备扭开扬声器,还能在荧幕上相见对谈呢。

    就算没有电脑,我可以传送手提电话简讯。无论何时何地,都能收到一句“我爱你”。但可能这几个常用字早在手机里预先设定,要送出时不过按两个键而已。肯花电话费,我们还可以用3G手机做视像通话。

    可是,我就知道我们不会再哭掉两盒又一包的纸巾。一张也不会。

    我们是怎样来到这光速年代?不过数年前,浪漫是亲手制一张生日卡片,也许还割破了小指头卡片染了一点点血,今日是一张重复使用万次却无形无体的电子贺卡。约会曾经是相见在街尾的书店不见不散,今日可以一通手机更换时间地点。

    城市里的脚步越来越快车子越来越慢,朋友和朋友匆匆交谈匆匆错肩,不开手机竟已变成不可赦的罪恶。

    是因为商业大厦顶楼有远见的领袖吗?朋友刚刚对我吹嘘信用卡的功能,如何能立刻拥有任何东西,如何用负数购买再购买。我只想起幼时的猪仔扑满,摇动的时候发出清脆的声音,清脆得喂满了也舍不得打开。朋友继续吹嘘他新购的手机如何比上一个更小更好,股票行情如何及时送到。他已和许多人一样进化,不再相信工作相信投资,相信任何快捷的赚钱途径。

    我不晓得这样好不好,但顶楼的领袖们真乐于招收信徒,吸纳他们奉献的祭品。继续通过八点档的电视节目广告,教育大家什么是更快速更直接更有效,你需要你必要你要你一定要。如此全人类一同推动整个速度游戏,犹如一周而复始的巨轮,愈转愈快,快得像周六晚酒吧半醉后的一夜情,来不及知道名字高潮已经过去──快得连酒吧这无聊的步骤也省却,直接在网上刊登征求性伴的广告。

    我担心我孩子的未来,还有没有耐心种一盆花,细细浇水,看种子慢慢发芽,渐渐茁壮,然后听我复述生命的美丽生活的意义。我怕他会对着紧张刺激流光掠影的电玩,嗯嗯嗯的敷衍,因为朋友和我自己都已有这种征象。大概养一缸鱼也是难事,不再有谁愿意喂粮换水,静看鱼的悠游,甚至有人发明电视水族箱,不需要装饰时就切断电源。大概更没谁愿意钓鱼了。

    近年来,连我自己也不记得上一次执笔写字是什么时候。写字太慢,编修太难,尤其纸张的存取更是麻烦。我不肯定自己死后,字迹还会不会留存,可能唯一的只留在残破的族谱,如果还没人决定把族谱电脑化。可能,保存字迹最好的方法,还是手写以后扫瞄成电脑档案,备份在由稳当的电脑公司主持的网上空间,比如雅虎。

    所幸,我还记得慢的意义吧。我仍享受在雨天,暂搁公务,细啜一杯热腾腾的咖啡,看雨听雨。或者清晨,静看窗外大树繁茂的枝叶把阳光筛成多变的光影。幸好我还写诗,还享受为一个句子苦思。偶有人厌倦了速食的言情小说,愿意细细咀嚼我的诗作,那感动和喜悦将一辈子铭记,将是这迷失的光速时代中,最清醒的路标。你的路标呢?

    和爱人一起的时候,请关掉手机,才不理会千夫所指。这年代不需要哭掉两盒纸巾许是好事,应该更加珍惜。今夜,关掉电脑,关掉电视,关掉手机,我们执手观星。

    星洲日报/副刊‧作者:周若鹏‧2009.11.30

    December 10, 2009 at 2:44 AM  
    Anonymous David Chai said...

    Mr Leng Kek Mun and Miss Lee Xin Yi are friends since 8 years ago... they know each other... meet before ...

    :)

    December 10, 2009 at 6:13 AM  
   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    不要刻意回避旧爱的过去来向新欢证明你的真情,就如当初你对旧爱的衷情也是真的.

    December 10, 2009 at 8:06 PM  
    Blogger 漫漫 said...

    哈咯欣怡,其实只是不小心经过这个blog,看到照片才知道是你,向留言是因为看到台湾十份的postcard,我也有一张。

    一只觉得你是很引人注目的,很努力的人。希望你能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。
    不是被颁了个“微笑奖”吗?要继续为我们带来微笑哦~

    加油!

    December 10, 2009 at 11:52 PM  

    << Home

    Custom Search

    Login你的MSN,就可以在这里聊天。 Offline讯息,会直接传送到我的信箱。
  • 生活的点滴,凡走过必留下痕迹。 蛛丝马迹篇
  • 用来骂人的,当事者自然会背脊会痛。 对号入座篇
  • 我在杂志的专栏。 爬格子篇
  • Click这里,更多分享,更多update。 Subscribe in a reader